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、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开幕。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广大干部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盛况,大家备受鼓舞、倍感振奋,全体干部师生反响热烈。
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巫健
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“人工智能+”确立为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的核心方向,其中“AI+教育”是过去一年新质生产力发展、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鲜明亮点。作为现代农林工程学院的一分子,我深感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人工智能与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,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,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。当前,人工智能正加速重构农业生产方式,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师生将紧密围绕两会精神,以“党建红引领农林绿”品牌建设为抓手,深化“人工智能+农业”的学科交叉实践。一方面,推动专业课程与AI、大数据技术有机融合,在“数据+AI”赋能的教学场景中培养“懂农业、精技术、善创新”的复合型人才;另一方面,依托校企合作平台,联合企业共建智慧农业实训基地,将DeepSeek等大模型引入教学与科研,助力学生在智能检测、数字种植等场景中锤炼实战能力。我们坚信,通过培养既掌握智能农机操作、又懂得农业大数据分析的“新农人”,必将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,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谱写“职教强农”的时代华章!
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、副院长张红宇
两会的胜利召开,让教育强国与职教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焦点,这也让我感触颇深。
教育强国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。在科技迅猛发展、国际竞争激烈的当下,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,而教育正是培育人才的关键所在。加大教育投入,提升教育质量,不仅能为个人发展创造更多可能,还能为国家科技创新、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,使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职业教育改革则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。近年来,尽管职业教育取得一定进展,但社会认可度不高、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依然存在。深化产教融合,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路径。学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,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,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场景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,培养出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两会的热议让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,期待这些讨论和决策能尽快落地,推动教育强国和职教改革目标早日实现。
现代农林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陈纬
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,会议聚焦“高质量发展”“教育强国”“职教改革”“产教融合”“人工智能+”等重要议题,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。作为在高职院校任教的我,深刻地感受到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。推动高质量发展,职业教育必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加强产教融合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我们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,创新教学模式,将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农林教育,为智慧农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。同时,要深化校企合作,与农业科技企业共同探索“岗课赛证”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,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实践育人目标。
两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,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,我将坚持立德树人,勇担时代责任,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强国战略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力量。
现代农林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组织委员赖金娥
3月5日上午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一场“部长通道”在人民大会堂举行,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回答了记者提问。怀进鹏表示,教育部将以制定和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基本出发点,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,主要有三点考虑。第一,在制度和机制上推动创新。第二,推出战略行动,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发展中加快加强人才培养。第三,推进试点。发挥地方和高校的创新动能,先行先试,在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中建立示范区。而我作为雷竞技电竞平台官网的专任教师,必须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,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,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,培养产业急需人才。同时关注学生心理生理健康,让他们在阳光下学习和成长。
现代农林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宣传委员万丽婷
2025年的全国两会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与“十五五”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召开,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与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。作为园林专业的党员教师,我深感责任重大。“教育强国”绝非口号,它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地努力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,围绕“职教改革”与“产教融合”,积极寻求创新。一方面,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,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实际生产的实训机会。通过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,让学生在毕业时就能无缝对接企业需求,真正实现“学以致用”。另一方面积极探索“人工智能+”的融合路径。在园林专业课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,如智慧公园管理、Ai数字绘图 等,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技能,让他们在未来的专业领域更具竞争力。未来,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科学的方法投身教学,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博士党员教师田雪飞
全国两会于3月4日和5日先后在北京召开,会议围绕“高质量发展”“教育强国”“职教改革”“产教融合”“人工智能+”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,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的教师,我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
当前,我国农业正向现代化、智能化方向迈进,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。职教改革强调“产教融合”,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性,与农业企业、科研机构加强合作,培养适应智能农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。同时,“人工智能+”为农业作物栽培与育种带来了新的机遇,如智能监测、精准施肥、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应用,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、绿色。
作为教师,我要紧跟两会精神,不断更新知识体系,优化课程内容,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,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博士党员教师林小丽
全国两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一次重要的会议,对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扎实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,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为实现“十五五”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具有重要意义。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,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”,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作为高职教师,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紧扣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,加强思想政治教育,深化产教融合,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。并围绕学校双高建设链优化调整赣南农业全产业专业设置,校企共建一批实践教学基地,发展现代农业学院和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,为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端技能人才。
博士党员教师方希林
作为一名高职教师,深感责任重大。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,教育强国是基础支撑,职教改革是关键路径,产教融合是核心举措,人工智能+是创新引擎。在日常教学中,要紧跟职教改革步伐,优化课程体系,将前沿技术融入课堂,让学生掌握扎实专业技能。积极开展产教融合,与企业紧密合作,共建实训基地、共育技术人才,使学生所学即所用。主动探索人工智能+教育模式,利用智能技术打造智慧课堂,精准分析学情,个性化辅导,提升教学效果。今后,我将把两会精神落实到教学细节,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、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党员教师、园林教研室主任乐仲发
深入学习两会精神,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在服务高质量发展、建设教育强国中的使命担当。今年的两会将“人工智能+”“产教融合”等列为发展重点,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,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。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,园林专业教育需紧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,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课程体系,培养具有生态视野和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。我们计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增设“智慧园林技术”“生态修复工程”等课程,推动专业转型升级。二是深化职教改革与产教融合,教研室将联合本地园林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推行“项目化教学+岗位实践”模式,让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景观设计等真实项目。同时,推动教师与企业工程师“双向流动”,打造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,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。三是拥抱“人工智能+”机遇,探索AI技术与园林专业的融合路径。例如引入无人机测绘、BIM建模等智能工具优化设计流程,开发“智能灌溉系统运维”等实训模块,培养学生数字化技能。我们还将开展AI辅助园林规划课题研究,赋能行业智能化发展。作为党员教师,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,带头践行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使命,以创新驱动教学改革,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服务地方绿色产业发展贡献力量!
党员教师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教研室主任谭志荣
身为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高职教师,身处时代飞速发展的浪潮,我深切感受到职教改革的迫切性。在关注两会动态,领会会议精神后,我对自身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。两会强调高质量发展,这要求我们加强产教融合,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,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培育人才。
我会主动深入企业一线,一方面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,另一方面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。随着人工智能迅猛发展,结合专业实际,我将积极引导学生学习AI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中的应用,例如利用AI进行农产品质量的智能检测、加工流程的优化等,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,为推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,助力教育强国建设。
党员教师谢长智
近日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,会议提出了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,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。通过学习会议精神,我坚决做好以下几点:一是坚定理想信念,强化政治理论学习。我要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,不断加强修养,锤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。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,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。二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,提高工作能力。保持一颗学无止境的心,围绕党中央最新要求,提升工作能力,为农业职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三是扎实推进工作,争创先进业绩。根据中央两会精神,围绕学校工作要求,脚踏实地工作,不断推进专业双高建设。
党员教师张素华
学习两会精神,“高质量发展”“教育强国” 等热词令我深受触动。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摒弃粗放,聚焦学生素养与创新,挖掘个体潜力,这与教育强国战略紧密相连,身为教师,深感责任重大。
职教改革正重塑职业教育格局,使其与普教并肩。产教融合更是关键路径,要求我们要积极投身其中,与企业加强合作,带领学生提高动手能力。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里,不仅掌握实操技能,还熟悉行业动态,真切彰显出改革成效。
利用“人工智能+” ,智能教学平台为教学带来便利,引导学生合理运用,提升他们信息素养。将会议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,探索创新教学,提升专业素养,为培育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全力以赴。
党员教师旷丽凤
作为高职教师,我深刻认识到,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鲜明主题,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,要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就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,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的远大理想。其次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。职教改革的深入推进,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我将积极投身改革实践,探索项目化教学、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,努力打造金课,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再者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。我将积极与企业对接,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,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,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,在学习中实践,真正实现学以致用。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教育质量,积极探索“人工智能+”教育新模式,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,创新教学方式方法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总之,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。建设教育强国,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立足本职,勇于担当。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,立足本职,锐意进取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而不懈奋斗!
党员教师李婷
作为一名农业职业院校青年党员教师,我深入学习两会精神,结合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实践,有三点体会:一是以“教育强国”赋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。我将不断提升自我知识水平,将无人机精准施药等新技术融入课程,使用虚拟仿真系统模拟田间监测场景,解决传统实训受季节、场地限制的痛点,培养懂数字技术的“新农人”。 二是以“产教融合”深化服务乡村振兴发展。联合农业科技公司、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实践锻炼,带领学生深入产业一线,了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病虫害问题,为农户定制绿色防控方案,实现“教室连大棚、论文写大地”的产教共生,助力提升本地区主要农作物单产。 三是以“高质量发展”践行兴农使命。关注“三农”政策导向,在教学中融入生态保护、粮食安全理念,引导学生用植保技术守护绿水青山。
我将坚守为农初心,以“懂技术、爱农村、善经营”为育人目标,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中培育知农爱农人才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。
党员教师彭靖怡
“两会”胜利召开,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,我深感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
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,职业教育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,以教育强国为目标,深化职教改革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我们要紧跟产业变革趋势,深化产教融合,校企协同育人,将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融入教学,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
“人工智能+”浪潮奔涌,职业教育要抓住机遇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。我们要主动学习新技术,提升自身数字化素养,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实践,创新教学模式,打造高效课堂,为学生未来发展赋能。
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,立足岗位,潜心育人,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贡献力量,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!
(组稿:万丽婷;图文编辑:任磊;责任编辑:温春燕;初审:巫健;复审:李琪;主审:曾卫平)